德国是汽车大国,平均每160人就有100辆车。因此,保障城市交通畅通、让市民出行便利,始终是柏林市政交通管理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拥有360万人口的柏林是德国第一大城市,同时又是欧洲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根据柏林的自然条件,市政府对生活区、办公区、商业区、工业区和交通枢纽区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布局,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方便,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如许多地铁站同时也是公交车的转换站,有些地铁站就设在大型购物中心地下。柏林虽是大都市,但很少有宽阔的街道。柏林街道的特点是路口与路段间通行能力匹配合理。这种道路结构有利于分散车流。不论是主街道,还是狭窄的小街都相互贯通,为驾车人提供了多种选择,使他们可以根据路况选择不同的路线,不至于在一条路上死等,造成堵塞。此外,柏林把一些格网状排列的街道辟为单行线,以加大交通流量,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柏林市城市发展与交通局的负责人穆拉赫认为,造成交通堵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驾驶人信息不灵,对路况、流量缺乏及时了解。因此,及时提供路况信息十分重要。除交通广播外,柏林的许多主要街道都有电子信息告示牌,及时向驾车人提供有关信息。
穆拉赫强调,大都市的道路畅通不仅仅依赖道路建设,如何设置科学的交通网络是决定城市道路畅通的关键。柏林市交通政策重点是改善和提高现有交通容量和质量,包括管理现代化、设计合理化和运用智能交通系统装置。如柏林交管部门控制中心在柏林各交叉路口装置的几百个电视监控镜头将柏林所有交通状况反映在可变交通信息情报板上,计算机根据车流、人流聚散的统计分析将数据输入到信号控制机里,当计算机确定一些“瓶颈”路段车流量达到饱和时,能自动缩短其他相应路段的绿灯时间,减少进入“瓶颈”路段的交通流,延长“瓶颈”路段的绿灯时间,使交通流能够尽快地离开该区域。
柏林是德国首都,每年都有数次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观众聚集的大型活动。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疏导交通是柏林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主办单位倡导观众乘坐公共车辆前往活动场所,凡持入场券者均可免费乘坐公交车。交通管理部门在各种活动结束前,会安排几十辆公交车等侯在那里,专门接送参加活动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