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5-11
浏览次数:
做好定额修编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发展才能自强,实干才能兴邦,实现中国梦需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国家发展建设中,定额是投资项目定价及造价控制的重要依据,可以规范建设市场的交易行为,发挥着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作为定额管理工作人员,做好定额修编管理,充分发挥定额科学性,保障依据定额适用范围指导计价工作,是我们立足本职,做好对工程造价宏观管理、动态管理、维护建设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的好机会。
一、定额修编工作的意义
定额应用须符合其适用范围,除定额中有相关说明外,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标准或变相补充修改。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四新技术”日新月异,“五化标准”规范管理等形势需要编制、补充新定额或调整定额含量,满足计价工作需要,因此定额修编工作尤其显得重要。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财政部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文件要求各专业工程计价定额修编周期原则上为5年。
二、分级管理补充定额支撑定额修编工作
定额修编工作主要包括:新增或完善专业定额,对既有定额进行周期性修订以及日常性的补充定额等三方面。
补充定额又可根据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等发展变化和技术标准变化编制,补充定额是工程造价管理和定额周期性修订的基础资料。造价定额站结合实际工作,依据补充定额适用性和成熟度拟划分为“补充临时定额”、“补充参考定额”和“补充定额”三类,并实行分级管理的工作方案,以更好地发挥补充定额服务功能。
(一)、补充临时定额
项目开工建设前,工程造价编制单位在工程计价过程中遇定额计价缺项时,可编制临时专项补充定额,并在限定时间内报造价定额站核准后作为“补充临时定额”,进入定额管理数据库,“补充临时定额”仅限于特定工程使用。
(二)、补充参考定额
对工艺不够成熟、使用面较窄或仍处于试验类工程的定额,由造价定额站测定后形成“补充参考定额”,进入定额管理数据库,供造价编制单位参考使用。
从业单位编制的内部定额,参考“补充参考定额”管理,仅限于单位内部使用。鼓励从业单位按本办法规定,向造价定额站申报内部定额升级行业定额事宜。
(三)、补充定额
对工艺成熟、使用广泛或已经成熟的补充参考定额,造价定额站修编后,报上级管理部门批准,作为行业“补充定额”发布施行。
分级管理补充定额,可保证行业内各部门在估算、概算、预算、投标、结算各个计价阶段,均有相应的定额计价依据,进一步规范了计价管理工作,同时为定额修编提供了准确及时的基础资料。
三、依托造价数据库建设,定额修编工作迈向信息化
及时、准确修编是定额修编工作的基本属性。我们建设造价管理数据库,录入工程造价信息、各种专业定额、既有定额周期性修订资料、日常性补充定额、工程造价资料(项目概算、预算、投标控制价上线、中标合同价、结(决)算)等,对定额修编等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借助政务网平台与广大从业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根据从业各方意见及时修编定额。我们编制定额修编立项指导建议书、规范定额修编程序,规定定额修编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利用及时更新的数据库资料,确保定额修编准确、科学。
我们时刻遵循“三老四严”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待事业,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肃态度、严明纪律。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科学严谨、开拓进取、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好定额修编工作,充分发挥定额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兼顾社会公平的作用,促进实现经济社会不断科学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