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28
浏览次数:
绿色混凝土
绿色混凝土主要分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环保型混凝土及机敏型混凝土等。
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1998年吴中伟院士首次提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是当今土木工程界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如果将高性能混凝土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则成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在1997年3月的“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会议上指出GHPC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真正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应该是节能型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必须为绿色水泥。普通水泥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温煅烧硅质原料和钙质原料,消耗大量的能源。如果采用无熟料水泥或免烧水泥配制混凝土,就能显著降低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2 、再生骨料混凝土
再生骨料混凝土指以废混凝土、废砖块、废砂浆作骨料,加入水泥砂浆拌制的混凝土[1-3].我国20世纪50年代所建成的混凝土工程已使用50余年,许多工程都已经损坏,随着结构的破坏,许多建筑物都需要修补或拆除,而在大量拆除建筑废料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可以再生利用的,如果将拆除下来的建筑废料进行分选,制成再生混凝土骨料,用到新建筑物的重建上,不仅能够根本上解决大部分建筑废料的处理问题,同时减少运输量和天然骨料使用量。在德国,再生混凝土主要用于公路工程,如德国lowerSaxong的一条双层公路采用了再生骨料混凝土,该混凝土路面总厚度为26 em,底层混凝土19cm采用再生骨料混凝土,面层7 cm采用天然骨料配制的混凝土[4].为了更好地回收利用废混凝土,可将废混凝土经过特殊处理工艺制成再生骨料,用其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成再生混凝土。利用再生骨料配制再生混凝土是发展绿色混凝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节省建筑原材料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混凝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相比,孔隙率大、吸水性强、强度低,因此再生骨料混凝土与天然骨料配置的混凝土的特性相差较大,这是应用再生骨料混凝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3 、环保型混凝土
混凝土材料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如制造水泥时燃烧碳酸钙排出的二氧化碳和含硫气体,形成酸雨,产生温室效应,进而影响环境。据调查城市噪声的三分之一来自建筑施工,其中混凝土浇捣振动噪音占主要部分。就混凝土本身的特性来看,质地硬脆,颜色灰暗,给人以粗、硬、冷的感觉,由混凝土的构成的生活空间色彩单调,缺乏透气性,透水性,对温度,湿度的调节性能差,在城市大密度的混凝土建筑物和铺筑的道路,使城市的气温上升。新型的混凝土不仅要满足作为结构材料的要求,还要尽量减少给地球环境带来的负荷和不良影响,能够与自然协调,与环境共生。因此,作为人类最大量使用的建设材料,混凝土的发展方向必然使既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要考虑环境因素,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省和生态平衡,环保型的混凝土成为了混凝土的主要发展方向。